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物流市场供需两旺: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5.8%
发布时间:2021-07-26
 “我认为物流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仓储运输了,很多物流企业都在往供应链方向转移。”7月24日,2021中国(朝阳)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年会暨朝阳市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辽宁省朝阳市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下的物流行业需要向供应链化、数字化、韧性化、弹性化发展,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挑战。

今年以来,物流行业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会上介绍,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9%,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1%左右的景气区间。中国经济克服疫情影响,保持稳步复苏,6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4.6%,继续在景气区间运行。

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已超过150万亿元,同比增长15.7%。物流业总收入达到5.7万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94亿件,同比增长45.8%,物流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应该在10%以上,为“十四五”物流业开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各地物流产业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表示,物流高质量发展总体聚焦于物流网络、物流系统、冷链物流、农村物流、智慧物流等。对于城市而言,物流战略定位不断补充升级:服务城市自身生产生活需求、加快物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服务区域物流服务需求、打造国内国际物流组织中心。这些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在做物流产业战略定位时,是以提升存量为主,还是额外需要加快培育增量。

物流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应当是怎样的?汪鸣认为,物流产业需要打造网络化、智能化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战略性物流枢纽设施,并形成引领性和控制性物流产业生态系统,以及特色农产品上行物流系统。这样,就能够以智能物流设施系统和战略性物流枢纽节点为依托,培育具有服务能力和嵌入能力的物流服务新生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会上,宋华发表了他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的看法。他表示,物流行业与资产链挂钩,因而物流又是推动供应链金融的一个基础。在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同时,要注意防范其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目前供应链金融已经遇到了商业情景异质化、数据形态不规范、信息孤岛等问题,面临诸多风险。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建立信任链,信任链建立的核心是要打造可信交易链、可信行为链、可信资产链这样的“三链”。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优化产业现金流。”宋华告诉记者,不能只关注供应链金融的“金融”功能,不能只利用它来融资,否则会导致整体出现畸形发展。“应该大力构建供应链金融的基础设施,特别是要做好产业集群。”宋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