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局通过梳理,对全市1073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在线“活跃度”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214家,每月进销货台账有变化;B类195家,每季进销货台账有变化;C类367家,每半年进销货台账有变化;D类297家,台账无变化。把上述信息反馈至各县区,由辖区对A类和D类进行重点监管,切实提高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
在宣传方面着重政策精准下达。利用“冷链报备”小程序提示功能,定期发布有关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要求,提示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做好进口冷链食品进货提前24小时报备和及时进入属地监管仓工作;紧抓线下监管的同时,各县区巧用微信群形式,以基层监管所为依托,集合辖区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65个微信群,实行精准服务和管理。
同时,该局实施部门联动。交通与市场监管联动对全市39家运输企业242台冷链运输车辆驾驶员培训教育,让驾驶员了解进口冷链食品运输风险,掌握防控知识;加强车辆消毒。要求运输进口冷链食品前后均要进行彻底消毒,做好记录;严格落实台账管理。对冷链运输车辆和驾驶员信息、货物数量品名、货物起始地、目的地以及现场处置情况等详实登记备查。
我市各县区执法人员对辖区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第三方冷库采取“翻箱倒柜”方式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是否规范采购、销售和使用进口冷链食品、第三方冷库是否落实总局2020年10号公告要求等。同时督促企业开展自查,针对存在的风险隐患,立行立改,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和排查工作落实到位。今年以来排查发现问题隐患510个,已整改422个,占比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