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辽宁省将布局建设100个产销冷链集配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15
 《辽宁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近日印发,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25年,初步形成产销衔接顺畅、城乡全面覆盖、内外双向联通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辽宁省省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争创2—3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100个左右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2000个左右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冷链物流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冷链物流监管水平明显提升。

  辽宁省将加快构建“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肉类供应链体系。引导冷鲜肉生产流通企业对接农贸市场、连锁超市、社区生鲜店铺和生鲜电商,拓展直营零售网点,推动发展“牧场+超市”“养殖基地+肉制品精深加工+超市”等新模式。加快推进阜新年屠宰加工1亿只肉鸡项目、朝阳冷链物流仓储中心项目和西丰县冷链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肉类产地低温处理率达到85%。

  充分依托东港草莓、大连樱桃、凌源花卉、北镇葡萄、鞍山南果梨、大石桥大红袍李子等省内优质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优势,因地制宜建设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绿色高效的仓储保鲜设施,延长销售周期。到2025年,果蔬产地低温处理率达到30%。

  围绕辽参、大连鲍、盘锦河蟹、丹东蛤、营口海蜇、锦州毛蚶、兴城多宝鱼、鸭绿江鲤等区域公用品牌水产品主产区,建设一批冷藏加工一体化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提升销地冷链分拨配送能力,构建辐射全国的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到2025年,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达到85%。

  鼓励规模化乳品企业升级冷链物流设备,支持牧场、奶农合作社、养殖小区、生鲜乳收购站等建设生乳冷却设施,提高生乳冷却、储运一体化运作效率和温度质量管控水平。推动传统奶站改造升级,建设服务社区的低温液态奶宅配仓,发展网格化、高频率配送到家服务。到2025年,生鲜乳产地低温处理率保持100%。

  速冻食品冷链物流方面,鼓励沈阳、大连、鞍山、丹东、营口等速冻食品产业集聚区和生产流通企业,对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产销冷链集配中心,打通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质量快速检测等全流程服务链条,完善冷链物流服务追溯体系,提升末端配送服务品质,支撑速冻食品流通渠道由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多渠道拓展。

  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方面,支持沈阳、大连、本溪、丹东等地医药流通企业、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建设医药物流中心和集约化医药产品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完善医药冷库网络化布局及配套冷链设施设备功能,构建广覆盖、低成本、安全可靠的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支持疾控中心、医院、乡镇卫生院(室)等医疗网点提高医药产品冷链物流和使用环节质量保障水平,鼓励发展多温共配、接力配送,探索发展超低温配送。健全应急联动服务及统一调度机制,提高医药产品冷链物流应急保障能力,保障紧急状态下疫苗及其他医药产品冷链运输畅通和物流过程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