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罗云波: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和标准制定
发布时间:2020-12-14
 

20201213162747997.jpg

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12月5日下午,在第十八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议题单元环节,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围绕“冷链物流中食品的质量安全”主题谈了自己的理解。

罗云波谈到,随着消费升级,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冷链物流是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方式。从2018年到2020年是我国农产品冷链需求增长旺盛的3年,经过测算,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总需求达到2.4亿吨,分别向水果、蔬菜、乳制品的情况。也可以看到冷链物流行业的规模,有不同地区的情况,像山东、广东、上海、江苏、河南这些应该是排在我国前列。在2019年,国内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了3390亿元,同比增长了17.6%。可以看到,蔬菜的规模,水果的规模,2019年消费总量是27638万吨,同时蔬菜的量更大,7亿多万吨,这是相当庞大的量。这些鲜活的农产品都需要冷链物流来支撑。再看看肉类,虽然在2019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尤其是非洲猪瘟的影响有所下滑,但是总体我们的量还是不小的。可以看到,从水果、蔬菜、畜产量非常大,从2013年到去年,整个生鲜规模交易达到了2万亿,同比增长了6.8%。

目前,冷链物流存在问题:一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仓储管理,截至去年12月份,我国冷链仓储总量超过了6千多万吨,新的库存增加8百万吨,近5年冷库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以10%的速度上涨。虽然在增长,但是产地存在冷链设施短缺和数量不足的问题,缺口在60%左右,总体上来讲冷链物流还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二是产地冷链设施和装备功能不完备。有些功能很单一,能够简单的制制冷,比如分级、配套包装等都不完善,冷链设施建设,用地的配套缺乏冷链经营数据也不健全。截至到2019年12月,我国冷链设施不能满足经营要求比例达到60%左右。另外,冷链物流运输装备,从2015年到2019年冷藏车保有量以20%的速度在竞争,去年冷藏车保有量已经到了1147万辆,这个数字还是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当前总得冷链运输只占到45.4%。实际上发达国家已经占到90%以上,差距很大。三是从产地到餐桌环节过多,导致农产品装卸次数过多,易引起农产品腐烂。四是预冷方式较落后,一般是堆在冷库里面,或者自然降温,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预冷方式。因为预冷不足,2019年我国的水果储藏损耗11%,蔬菜损耗20%以上。肉制品也是,要做好消杀工作,确保肉制品的冷链物流管理从屠宰到餐桌上的全过程安全。四是冷链物流的溯源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说可追溯数据共享、监管数据共享,监管数据的采集等,利用这些数据怎么样进行风险分析,来进行监管,这是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推广无线射频的识别二维码,电子标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该在冷链物流中运用,建立起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的信息追溯体系,实现冷链物流全链条的监管,使得进货、出货等都能够很好地管理。冷链物流安全的监测也是要强化的指标的监测。比如非法添加、微生物等等要在冷链物流中得到很好的监管,另外要促进冷链物流产业的安全化、规模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罗云波分享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趋势。一是体系化。农产品流通的渠道未来会有进一步的拓展,企业化的水平会不断的提高,并实现农商互联,以及线上线下的融合。二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体系和骨干网络建设将逐渐完善。还有整合生产端的资源,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减少损耗。同时,要形成产中销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生鲜冷链物流也将呈现出标准化的发展态势。生鲜农产品电商的竞争使得冷链服务的标准化,因为竞争激烈以后,容易建立起一套大家都能遵循的标准。三是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应用使标准的动态监控也成为可能,不管在哪个环节都可以按照标准来监测你。四是法规、监管会进一步的协调,有利于实现冷链物流的标准化。五是冷链物流也会是智能化的,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化。智能化意味着信息化,农产品的储藏、检测等等会不断的升级,体现出智能体系。比如保鲜技术方面,在溯源方面,安全检测方面都会广泛运用到现在的科学技术,来对各个环节加持。六是绿色化。冷链的包装造成了很多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冷链的塑料泡沫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逐渐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冷链物流的各个材料中,用到的物料中怎样实现绿色化。七是共享。共享式的冷库大量投入。对于一家一户的小农户来说,如果有移动式的共享冷库,大家就可以很好地把它利用起来,使得投资人也容易得到回报。这个也会成为趋势。八是联盟化。有一些小、散、杂的产地物流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会抱团发展,形成大的冷链物流的集团,来提升它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