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是1998年美国埃森哲公司率先提出的, 但为什么这么多年不管是中国还是欧美日韩,甚至科技最发达的美国没有成功的落地案例,没有成功的应用到实际商业服务中去呢?
在美国,第四方物流还在概念和试水的阶段,而菜鸟在中国也没有成功,只是初具规模而已。第四方物流想要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企业、商家、或者平台同意把自己的资源和菜鸟对接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大数据要共享。
在2017年6月1日凌晨,菜鸟暂停顺丰物流数据接口,但随后顺丰发表声明称,事实上是菜鸟网络非要调取顺丰的所有物流数据,包括非淘系数据,还要求顺丰启用腾讯云,转而接入阿里云,随后顺丰关闭了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
吃瓜的群众看的都是热闹,菜鸟与顺丰争夺的就是大数据,但顺丰不同意资源共享,如果共享的话,顺丰将再无秘密可言。
而菜鸟缺的就是空中资源,虽然其身后有圆通快递,但还没有成为气候,而目前能看到菜鸟与众多的商业航班展开了合作,才能够把包裹运往世界各地。
2020年8月18日,京东想入驻阿里旗下电商平台,得不到阿里回应,京东称阿里有违公平、对等、共赢的合作原则,阿里最后也没有回应此事。
不难看出,对阿里的第四方物流理念顺丰并不买账,顺丰独有的优势与菜鸟共享后,日后将面临着被菜鸟蚕食的命运。
京东要入驻阿里旗下的电商,明显是恶心阿里,阿里绝不会允许任何一家平台跑到自己的平台来瓜分流量。菜鸟可以共享其他企业的大数据,但不会让阿里的大数据与人共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邮政、邮政EMS会不会加入菜鸟我不知道,但我感觉好像不可能,一个国企的商业秘密和数据与菜鸟平台共享,这个东西想想都很可怕。
菜鸟驿站出现了两极化,一半的人喜欢它,一半的人对菜鸟驿站恨得咬牙切齿,网上出现很多的段子,买的冰箱也不给送上楼,腿受伤了买了轮椅也不给送上楼,这都是真实情况的写照,也反映出菜鸟对驿站管理的松懈。
而在4月15日菜鸟驿站官宣,推出免费送货上门服务,由此产生的派送费由淘宝补贴,按需上门将和免费保管一起成为菜鸟驿站的量大服务产品。当天遭到了网友的欢呼还有质疑。
实际上呢,菜鸟驿站作为第四方物流平台,并不提供免费上门服务,按需上门他都做不到,邮政对其约束力很小,目前只有个别城市纳入邮政的监管。
菜鸟的姿态很高,也从未出来解释说它是第四方物流,它做的都是颠覆认知的事情,不需要对消费者做出解释,但其忽略了所做的事会对消费者本身带来很大的影响,而菜鸟驿站在权责这一方面管理的非常混乱。
而菜鸟驿站的盈利模式单一,社区模式受众有限,单个菜鸟驿站运营规模较小,导致了成长空间较为有限,驿站盈利模式是存快递的收入和寄件提成,这些盈利的来源是曾经的快递小哥的收入,菜鸟驿站是减轻了快递企业的成本,承担这些成本的恰恰是快递员的收入还有快递加盟网点的利润。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还是让阿里没有难做的生意?第四方物流平台到底会不会成功,未来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