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首站进入济南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均须提前24小时报备
发布时间:2021-12-31
12月29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和元旦、春节期间物资保障、食品安全、文旅活动安排、交通出行等相关情况进行介绍解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建忠介绍了疫情防控和“双节”食品安全监管有关工作。
做好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市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专班牵头作用,牢牢守住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安全底线。一是协调抓“总”,建立联动指挥机制、督导检查机制、约谈整顿机制,推动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个人防护“四方责任”落实。二是保障抓“仓”,夯实首道防线。2020年12月1日,我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在全省率先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市区两个专仓按照 “全批次检测、全覆盖消杀、全过程追溯”的“三全”原则,累计消杀出仓货物 13.9万吨。同时,做好非冷链货物消毒检测,截至到12月27日10时,7719单进口业务全部通过“山东冷链”系统报备。三是追溯抓“链”,实现全程可控。用大数据手段,实行进口食品(货物)全程追溯,确保每批货物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目前,济南在线进口冷链企业597家、非冷链企业1057家全部注册使用“山东冷链”追溯系统,基本实现了全流程追溯。四是执法求“严”。检查冷链食品经营单位20331家次,停业整顿并公开曝光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食品经营者145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起。
全面加强药店防疫和疫苗监管
加强药店疫情防控,发挥好药店“哨点”作用,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通过现场检查、督导检查、集体约谈、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等措施,确保各项监管措施落实到位。全市检查药店3500余家次、约谈并限期整改20家、停业整顿60家。
一是严格执行可疑症状患者“早报告”和4类药品购药人信息报告制度。在全省率先开发了“销售4类药品登记数据采集系统”,开展销售4类药品线上和线下销售登记,实现在线动态监控。
二是落实药店工作人员应检尽检。今年以来,共组织药店从业人员进行了28轮36万余人次进行了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率达到100%。
三是加强新冠病毒疫苗质量监管。对涉及我市的疫苗储存配送企业在库疫苗延伸检查4次,组织对全市414家接种门诊进行了3轮次以上的全覆盖监督检查,未发现质量安全问题。
切实强化“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
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两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工作部署,着眼维护群众消费市场秩序,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坚持“应入尽入”,确保线上溯源。凡首站进入济南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均须于到达目的地 24小时前,通过“山东冷链”进行报备,纳入集中监管专仓后,经核酸检测、全面消毒合格后,持《济南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出仓证明》方可出仓。坚持“应检尽检”,排查风险隐患。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进口冷链食品、进口非冷集装箱货物、集中监管专仓等六类重点人员“应检尽检”工作,努力实现“不漏一人、不漏一次”。坚持应查尽查,打击违法行为。坚持教育、监督、执法三管齐下,深入开展“迎冬奥、保双节”进口集装箱疫情防控集中整治行动,依法依规严查重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整顿一批、规范一批,培育一批,努力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祥和的节日环境。
二是强化药店防疫和疫苗监管。在强化药店防疫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同时,加强新冠病毒疫苗质量监管,确保质量安全。提醒广大市民进入药店购药要自觉配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购买“4类药品”要主动配合药店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外卖小哥、农贸市场和药店从业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主动配合做好定期核酸采样检测,为个人、家庭成员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负起应有责任。
三是强化“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在流通环节,严查风险隐患,以旅游景区、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农村地区为重点部位,以大型商超、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为重点场所,以肉蛋奶、糕点、肉制品、饮料、酒类等消费集中的产品为重点品种,加大风险排查和抽检监测力度,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督促食品经营者规范经营行为,严格履行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义务,严禁食品经营者采购、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严打违法行为,对监督检查、群众投诉、抽检监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顶格处罚,强化公开曝光,切实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形成震慑。
在餐饮环节,一方面,强化餐饮安全保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以年夜饭供餐单位、城市综合体、特色小吃为重点单位,结合疫情防控落实措施,强化餐饮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保障餐饮消费食品安全。另一方面,倡导餐饮安全消费。引导公众树立理性、文明、安全的科学消费理念,遵循市场规律,关注食品安全,倡导健康饮食。从现在起至2022年1月,开展“食安护佳节”食品专项抽检工作。抽检食用植物油、酒类、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熟肉制品等20大类食品,共计800余批次,检测结果将及时公示。
在生产环节,以群众节日需求量较大的肉制品、乳制品、速冻食品、米面、粮油为重点品种,全面检查食品生产单位的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查找并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规范生产行为,督促其切实落实食品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节日市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