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食品需要科学精准管控
对冷链食品进行科学精准管控,洪明基建议,全国互认各地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与核酸检测结果和相关证明文件。只要进了一地的监管仓,有相关的证明文件,该批次进口冷链食品即应允许全国正常流动和使用。
洪明基建议,精准定义“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的范围。监管部门应该将管控重点放在《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第二版)》和《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第二版)》提出的“重点场所”的“高风险岗位”,不得将一般销售或使用进口冷链食品的商超、便利店、餐饮门店的员工纳入“冷链食品从业人员”范围进行特殊管控。
房租减免需常态化、固定化政策
近两年,以连锁经营模式发展的零售、餐饮和生活服务业企业,在保供应、稳就业、促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遭遇了多年来最艰难的时期。洪明基认为,连锁经营企业具有跨区域门店网点多、就业人员密集、经济规模效应大的特点。当前各地疫情防控呈现间歇性特点,造成一些企业正常经营时常中断或遭受严重影响,加之刚性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企业经营困难。
洪明基建议,出台一些常态化、固定化的房租减免指导性政策,以此帮助连锁企业应对间歇性疫情的影响。针对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出台房产税减免或者增值税抵扣等税收优惠政策,助力餐饮企业回血。
数字化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 需财税鼓励
“我觉得提升运营效率的唯一出路就是数字化、科技化,如果没有数字化,整个架构是做不了的。” 洪明基表示,在原材料和运营成本上涨的环境下,食品企业想要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则需要从一个渠道发展到多个渠道,要全域发展,在每一个不同的渠道来进行拉新,这需要做一个很厉害的数字化进程,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去搭建自己的信息化系统。
洪明基认为,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被财税〔2015〕119号文件列入“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不但削弱了实体零售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也造成了线上和线下之间不公平的竞争。洪明基建议,商请有关部门认可零售业符合研发费加计扣除行业条件并取消其限制,以提高全行业科技创新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