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筑牢进口冷链食品“防护墙”
发布时间:2022-03-28
 “我们针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一个系统、四道防线、十项制度’的管理体系,从严从实加强疫情防控。”3月25日,市市场监管局冷链物防专班工作人员相告,目前,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正全力以赴做好一系列有关进口冷链食品方面的物防工作,控好源头,严格把守每一个环节。

 

 

  用好系统监管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去年以来,我市依托数字化技术,大力推进“浙食链”“浙冷链”两大系统在生产、流通等环节实现全程可溯源,现已构建了一个覆盖所有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水果的闭环管理系统,实现正向精密智控、逆向溯源倒查,守好数字化管控、集中监管仓、省际检查站、核酸检测站等四道防线,为筑牢进口冷链食品“防护墙”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对当前我市疫情防控面临的形势,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人、物、环境”实现动态更新、精准管控。记者了解到,3月份以来,各县(市、区)的进口冷链食品经营主体陆续停止营业。当前,全市有29家进口冷链食品主体(含生产型企业)正常营业,相关从业人员约160人。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进口冷链食品均具备“三证一码”(即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和溯源码),且符合进口冷链食品“一件一码”的规定要求,运用“浙冷链”系统进行赋码、扫码出入库,并实行专用通道进货(同一通道错时进货并消毒)、专库(区)存放、专区(柜)销售。

 

 

  根据省市场监管局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从3月20日起,全省统一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风险管理。每日通过大数据精确分析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情况,用正常、临期、逾期三种状态区分核酸检测结果,将逾期人员名单同步推送至省大数据局,其健康码会转为黄码。逾期人员的健康码变黄色后,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会第一时间督促黄码人员补做核酸检测,如果新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其健康码才会恢复为绿色,这样就可以真正将从业人员应检尽检的核酸检测要求落实到位。到目前为止,我市所有在岗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全都是健康绿码+核酸检测阴性。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王强相告,自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全市各地从严落实防控要求,对进口冷链食品、进口水果从业人员提高核酸检测频次,从原来的每7天检测一次,增加到现在的每日一检,以有效降低病毒“物传人”的风险。另外,我市唯一一个集中监管仓目前处于战备状态。由于进入我市的所有冷链食品均已在外地进过监管仓,所以该仓已经8个月无货入仓。目前我市共有2个核酸检测站,专门针对从省外进入衢州且经外省监管仓出仓的货物,对其进行二次核酸检测。如果该货物未经核酸检测,将无法赋“浙冷链”码,更无法向下游销售,这样能保证从源头上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我市在进口冷链物防工作中,严格遵守集中监管制、预约申报制、首站责任制、专人联络制等十项制度来加强管理,为筑牢进口冷链食品“防护墙”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