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南航物流混改落地,前十月赚了33亿
发布时间:2020-12-23
 今天上午,南方航空货运物流(广州)有限公司混改增资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南航引入普洛斯隐山资本、钟鼎资本、国改双百基金、君联逸格、中国外运、中金启辰和中金浦成等7家投资主体,并实施员工持股。

混改完成后,南航物流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0亿元增至人民币18.1818182亿元,南航、普洛斯隐山资本、钟鼎资本、国改双百基金、君联逸格、中国外运、中金启辰、中金浦成、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有55%、10%、10%、10%、5%、3%、1.9%、0.6%、4.5%的股权,南航股份依旧保持控股地位

8家投资者(含7家投资主体及员工持股平台)预计将对南航物流共计增资约人民币33.55亿元。

据南航介绍,此次混改募集的资金,将重点投入到增加航空货运运力、加强地面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天地合一”航空物流产业体系。

南航物流以南航集团原货运部为主体,合并南航集团所属的12架777全货机和2架747全货机,以及700多架客机的腹舱运力,货站及机坪保障,国际物流等相关货运资源,经营南航集团的货运业务。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南航物流全球承运援助物资超过2.43万票,152.9万件,1.61万吨;在民航客运运力骤减,航空货运运力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南航物流加大“客改货”和货机运力产能,新引进2架B777全货机。

根据南航公告,今年1-10月,南航物流实现营业收入122.85亿 元,净利润32.60亿元。南航物流强势的业绩也为南航第三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

此外,由于本次增资扩股后,南航仍为南航物流的控股股东,因此不会导致南航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对南航当期经营业绩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航空央企混改引资全面开花

在此之前,东航集团旗下的东航物流最先开始混改,也是三大航货运物流混改力度最大的。

2017年6月19日,东航物流引入联想控股、普洛斯、德邦、绿地集团等几家战略投资者,以22.55亿元出让45%的股权。

与此同时,东航物流还开放了员工持股,核心员工持股方持股比例为10%左右,主要集中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对公司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核心业务骨干,首批持股人员的入股价格,与战略投资者入股东航物流的价格一样,相当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企业命运绑定。

此外,当时的混改还明确,东航物流的所有员工都要“脱马甲”,也就是脱离国有企业员工身份,与混改后的新东航物流重新建立市场化劳动关系,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奖惩管理体系,以及市场化的薪酬分配与考核机制。

这样的改革也推动了东航物流体制机制的变革,并扭转了货运航空“十年九亏”的窘境。去年,东航物流还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在上海主板上市。

国航旗下国货航增资项目也于今年11月落地。

根据深圳国际最新发布的公告,包括深圳国际、菜鸟网络、国改双百发展基金和国货航员工持股平台在内的投资者,共出资48.52亿元,向国货航增资,合计占股31%。

“目前三大航子公司层面的混改试点都不约而同优先选择了货运板块,主要原因一是货运不改不行,近几年物流行业大发展,但航空货运逐渐边缘化,盈利水平不强,尽管疫情期间货运业务火爆,成为各公司的救命稻草,但随着各国医疗装备生产进入正轨,国际航空货运已回归常态,接下去也赚不了多少钱,不改看不到出路;二是货运收入占比均不超过10%,存在感较低,怎么改都不会伤筋动骨,更有利于放开手脚。”航业内人士林智杰分析。

而在货运物流板块以外,三大航集团下更多板块也开始了混改。南航集团旗下的南航通航在11月完成了混改,引入南网产业投资集团、双百一号、南航资本控股等投资主体并开放员工持股。

交易完成后,南航通航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10亿元增至13.4228亿元,南航股份、南网产业投资集团、双百一号、南航资本控股及通航通投资分别持有其57.9%、10.0%、14.1%、10.0%及8.0%的股权。南航转让出售股权所得款项将用作集团营运资金。

据航旅圈了解,目前东航集团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中联航和航食公司也已成立了混改推进小组,预计也会按照东航物流的路径开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上市的三步走。

此外,东航还在推进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工作,包括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潜在股东,已经与东航集团签署了股权改革项目合作意向协议书,明确中国国新出资参与东航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