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中国物流标准化现状
发布时间:2020-10-26


            中国物流标准化现状

  (1) 物流组织体系标准化

  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全国性的标准化研究管理机构体系,而这中间有许多机构和组织从事着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工作。近两年分别成立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全国物流信息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现代物流标准体系。此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成立全国供应链过程管理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制定了《全国供应链过程管理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

  (2) 物流概念标准化

  物流概念标准化是实施物流标准化非常主要的一环,国家质检总局于2001年4月17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实施,此举对提高全国国民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对我国传统流通理念和方式的变革,以及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还有如《中国物流标准化体系规范》、《商品条码》、《储运条码》、《物流单元格条码》等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已投入实施。这些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我国当前物流业发展中的基本概念、促进物流业迅速发展并与国际接轨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物流信息标准化

  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2004年8月18日编制了《物流信息标准体系表》,本标准体系表确立了物流信息方面的国家标准体系。给出了物流信息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国家标准明细表及国家标准体系表说明。本标准体系表从需求角度出发,标准体系表的第一层为物流信息基础标准,是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通用的标准。当前主要是指《物流信息术语》。该标准应包括物流信息技术术语、物流信息管理术语、物流信息服务术语的定义。按照物流信息标准化对象特征的不同,第二层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其他。对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和物流信息服务标准进一步分层。物流信息技术标准从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交换和应用入手,分为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物流信息采集标准、物流信息交换标准和物流信息系统及信息平台标准,成为第三层。第四层由第三层扩展而成,共分若干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可以继续扩展成若干个更小方面,每一个更小方面都可以组成本专业的一个标准系列或是一个标准。

  (4) 物流标准化研究和标准制定方面成绩显著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技部及交通部等有关部委都对与现代物流技术相匹配的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进行有关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定工作。

  科研上,科技部支持的物流标准化项目"物流配送系统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和"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制定了我国的物流标准体系框架、电子商务标准体系框架及发展现代物流的关键标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等单位通过科技部项目制定了《国家物流标准体系表》、《物流标准化总体规范》。 鉴于信息技术在物流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2003年,物流信息标

  准化有了很大的进展,制定了《物流条码技术应用规范》等等。

  针对当前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物流信息标识的非标准化现象,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进行了"现代物流信息标识体系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物流供应链上的各作业环节及各环节存在的各级包装单元、用到的物流设施和产生的物流单证等,给出其分类与编码方案,并提出目前实现物流现代化急需制定的物流信息标识标准。内容包括:贸易单元编码、物流单元编码、物流信息属性编码、物流节点编码、物流设施与装

  备编码、物流单证编码、物流作业编码等。

  随着当前电子商务应用,利用互联网进行物流信息交换将逐步取代传统EDI方式而成为新型的物流信息交换模式。XML为现存的EDI交易提供了向后兼容性,无需抛弃现有的EDI投资和知识,因而基于XML的物流信息交换是未来的趋势。2003年,有关的科研机构已经制定了一些物流行业的XML标准,开始系统开展物流信息交换标准化。

  (5) 企业积极参与物流标准化

 

  近年来,企业参与物流标准化的积极性比以前显著提高。首先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如中储物流在线有限公司已经制定了徽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物资银行》、<<物流仓储业务服务规范》等标准。此外,企业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积极采用物流标准,提高物流效率。如鉴于条码技术在物流管理过程的作用,国内企业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积极推广条码技术的应用。各大超市为提高自动化管理的程度,建立国内先进的物流配送中心,积极使用itf-14条码进行分拣和配送。上海联华超市也在积极建立基于条码应用的现代化的配送中心。